踏出校门,走上社会,就业是每个人人生的第一个重大抉择,而这一抉择又有多少外在因素的干预呢?
爱情与婚姻、理智与情感……你是如何选择你的另一半的?随着时代的迁移,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选择。 www.nongjianv.com- k|$emP"gbG}zCW:h
20年前:精神的东西是第一要素 www.nongjianv.com- oi&7:cdmihFR)!hU
刘月娴,女,1958年生,教师,现居海口 农家女性www.nongjianv.com- F+1"hS~v8|aA(~cd
●关键词:“谈得来”、单纯、爱人同志 农家女www.nongjianv.com- cvrHDbySlC]REA5s
自述:要说选择,我还真没有,当时只是觉得喜欢他,和他在一起高兴,也没管家里的意思,也根本没想过去选择别人。首先选择余地不大,我们青春年少的时候,正赶上下乡,去建设兵团种地,周围很广的区域,除了本地人就是我们这些各个城市来的知识青年,抬头低头都是这些人。然后也没有什么选择的考量,像现在说钱啊、地位啊房子啊什么的,那时候哪儿想过?只觉得这个人不错,老实、有才华、对你好,尤其是和你谈得来,那就是一辈子了。 农家女 www.nongjianv.com- ognKZouCYFeKBk^C
我和他就很谈得来,至今记得,黄杨村外的戈壁滩上,月亮下面他给我弹着吉他唱苏联歌曲,那些歌伴了我半辈子。当然生活上的互相帮助也很重要,那时候正发育,怎么也吃不饱,我就总给他留半只馒头,藏在饭盒里……现在的黄杨村已经成了黄杨镇,盛产葡萄酒。去年当年的队友回去聚会,我们当年劳动过的那些地方,都不在了。 农家女性网www.nongjianv.com- )q%]Xp:YjxgqR9OR
“谈得来”这个词很重要,那时候,小姐妹们对异性的最大认可,就是“人不错,我们也挺谈得来的”,至于其他背景,很少去考虑。那时候人们很单纯。就谈了那么一个朋友,谈几年就结婚了,很少说中途选择别人的,至少我没有。 农家女性网www.nongjianv.com- F(EQl[9}_5iH}w@{
感言:喜欢是很单纯的事,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》萦绕着一代知识分子的心,那是中国第一个爱情至上的年代,青年男女坐在一起,谈的是理想和生活,是爱人,也是同志,那样的关系,似乎更加牢不可破。 农家女www.nongjianv.com- *PwW|oTSDbB_rx^[
10年前:双向选择与现实的考量 www.nongjianv.com- WPr+ZMhJ%(|PIL9(
杨葳,女,1970年生,生物工程学博士,外企部门主管,现居北京
●关键词:双向、整合、自我充电
自述: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明白,毕业的时候,我们将没有选择地回到我们的生源所在地,那就是说我要回到长沙,被分配到工厂,做个技术员,或者去中学做生物老师,像我父亲一样,一生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了。我不想回去,就只能继续读书。那年我们班6个继续考研究生的,其中5个是男的,只有我一个是女性。研究生毕业之后,我被分配到燕山化工厂,专业不是很对口,我不满意。过了两年,我又考了博,是单位委培的。再次毕业后,我脱离了原来的单位,应聘到现在的公司。要说选择,当初的目的与动力就是一个:要留在北京,不想回老家去。而要找到合适的职业,就必须先不就业。要想有所选择,就必须先作出某些放弃。我这样没有背景的外省女子,读书是我唯一的出路。
感言:90年代,毕业生的选择空间已经大了很多,继续进修成为曲线就业的一种可能的手段。1993年广东省人才市场的开办,也为毕业生求职提供了双向选择的机会。
如今:我把爱好变成了工作
吴晓东,男,1978年生,计算机科学学士,杂志编辑,现居广州
●关键词:爱好、专业≠职业、主动寻找
自述:我是学计算机专业的,但是一直以来热爱文学,在学校里就是个诗歌青年。刚离开校园的第一份职业,是做与电脑相关的软件销售。那时候也想过把专业当成工作方向的,但实践证明了不合适。我不甘自己每天只来解决点技术小问题,那样的生活没有激情了。所以我到了广州,应聘在某门户网站做文化频道编辑。我在学校里就主持文学社活动,也发表了不少作品,加上那时候网站遍地开花,什么专业的应聘者基本都被包容,很容易就找到了这份工作。我所在的网站走入了一个误区,片面地追求访问量,而不是专业化,所以我那时候写了很多网文性质的文章,到处发帖回帖拍砖灌水吸引流量,那样的文字当然没有很认真的态度,但也让我感觉到了自己对文字工作骨子里的亲切,于是一年后一家报社招人,我就应聘做了文字编辑。
我把爱好变成了自己的工作,回想起来,我一直在主动而谨慎地从专业向爱好过渡,不是等待时机,而是主动寻找时机,从工作的过程中慢慢转型到另一个方向。
感言:现在,在校期间的专业已经不是毕业生们选择职业的必然考虑了,本科的学习,更多的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而非专业知识的堆积。“学非致用”已经暗暗成为新的时尚,用人单位也欣然接受了这一事实。
20年前:理想主义与浪漫色彩
苻先洲,男,1961年生,数学学士,中学教师,现居上海
●关键词:理想主义、奉献、服从
自述:我是华东师大数学系毕业的,大学毕业那年,只有22岁,正是热血澎湃的年纪。当时校方号召我们毕业生听英模汇报,鼓励我们到边疆去,到最艰苦的地方去,我很激动地报了名,想去西藏,去新疆最偏远的山村教书。记得我们宿舍还有一个同学和我一起报名去,晚上我们激动得睡不着,去找地理系的同学借地图来看,一个一个地看那些陌生的地名。后来那同学的父母来学校哭了几回,他终于没去成,我家里也反对,不过拦不住我也就不拦了。再后来,我就坐上了西行的列车——不是去西藏新疆,是去兰州。
到了兰州,第一感觉这真是黄土高原,到处都是土。教育厅负责接待的同志说,这是夏天刚下过雨,算干净的了,春天沙尘更大。教育厅把我分到厂矿处,厂矿处把我分到兰州石油化工机械厂,厂里把我分到了子弟中学。我不乐意了,我说我要去山区学校,到最艰苦的地方去,接待我的同志回答我一句话“要服从组织的安排”,于是我就在这个中学做了18年数学教师。最初的失落,到之后的沉沦,到麻木,到振作,到冷静地生活……一路走过来了,不敢称桃李满天下,但在教育领域也算小有心得。2002年,我应聘到上海某职业中学,转了一圈,终于回到了家乡。其实我自己在兰州已经习惯了,但是为儿子读书的环境考虑,还是回沪比较合适。要说我为自己的选择后悔过没有,最初自然是有一点的,倒不是嫌艰苦,而是觉得不够艰苦,那个年代的大学毕业生,身上有种你们无法理解的理想主义色彩。
看点:80年代初毕业的大学生,还是要“服从组织分配”,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”的,他们的就业选择余地不大,基本是统一分配到用人单位的,如果想做出特殊的选择,就意味着要过不一样的人生。
10年前:爱情不是女人的一切
何小晔,女,1970年生,小提琴师,现无固定住址
●关键词:独立、秘密
自述:我第一次比较严重的恋爱是在大学,爱上了我的老师。那段日子甜蜜而且疯狂,老师的才华与深刻,是我同龄的男孩子们比拟不上的,我从崇拜他到热爱他,他也从欣赏我到爱上我,我们秘密地进行着这段不伦之恋,老师有事业有家庭,在艺术界也有声望,我不想毁了这些。
离开学校之后,我经历过好几次爱情,有我的经理人、有同一乐队的歌手、有潦倒的画师……我想我爱得疲惫了,经历过的爱情太多,心灵已经麻木了,现在越来越难找到心颤的感觉,一个人从我身边离去的时候,我连悲伤的感觉都没有了。
我也已经不再拉琴,对爱情绝望之后,我转型搞策划传播,现在成了一个文化传播公司的“白骨精”(白领+骨干+精英),现在买了房子,没有意外的话,10月结婚。对方是个书商,比我大近10岁,我不想知道他的过去。我经济独立,也有自己的事业,我依然年轻亮丽,并不用“傍”什么。我只是累了,需要一次婚姻来休整一下自己,需要变换一下人生角色。
感言:30岁的女子,每个人都有自己秘密的故事,30岁遇到的一切,几乎都是20岁时选择的后续,好在还有未来,好在还年轻。
如今:爱上那份感觉
吴哲,女,1979年生,策划,现居广州
●关键词:放弃、感觉、理智
自述:第一次选择爱情的时候,我还年少得不懂什么是爱,也许所有人的真正的第一次,都是蒙昧不明的吧。
大学里的恋爱也不能算数的,那时候开始总是真的,慢慢的就会变成假的,毕业后的现实问题摆在大家面前,他不能留下来,我不愿离开广州,那么大家就只好痛哭一场说Bye-bye。要说选择,这也是的,学会选择放弃,是人成熟的一个标志。
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选择,是在毕业之后。我这行的流动性很大,至今我已经换了3个公司,随着工作环境的改变眼界的扩展,自然也会认识一些优秀的异性。
我相信第一眼没有爱上的人,再看100眼也不会动心,我相信人与人的感觉,是天意。第一次见他是到他公司递一份草案,在办公室看到他在工作,突然发现,原来男人最有魅力的时候是他专心工作的样子,流动着沉毅与智慧的光芒。
我想我这辈子最爱他了,他将是我心目中男人的典范。也许他不能娶我,毕竟他有了家室,我出现得太迟了,但那有什么关系?爱情与婚姻,原本是两件事,将来我也会另找个爱我、疼惜我,又能令我物质生活丰富的男人嫁了,而且会忠诚于我的丈夫,但这并不表明我不可以去爱这个男人。婚姻,是人生中慎重的选择;爱情,只是一份感觉。
感言:爱情与婚姻真的可以分开考虑么?真是理智得可怕,又感性得惊人的论调啊……无言了。
(责任编辑:admin) |